顺天杂谈

《道术概论》中不太听说的课堂笔记

《道术概论》中不太听说的课堂笔记

研究道术的学说就叫易学。

可以说中国各种思想文化,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研究《易经》形成的,甚至全人类的文化亦是如此。

整部《易经》,用一个字表达就是“道”;用两个字表达就是“阴阳”或“经传”或“道术”;用三个字表达就是“天垂象”或“天地人”;用四个字表达就是“天人合一”或“象数理占”。

如果用“象数理”都不能认清事物,那就用“占”。“占”是从通灵上认识万事万物,按照现代科学解释就是量子纠缠。

看到“东”就知道“西”,看到这里就知道那里这是术,凡是易学及格的人,都有这个本事,看你的八字就知道你家人的情况,看到死人的墓地就知道活人的情况,这没什么了不起。

古圣先贤为了让后代子孙记住“中”的重要性,直接将国名定为“中国”,将族名定为“中华民族”。

姓名是区别于他人的信息载体。所谓名字,名者,命也、明也;字者,志也、智也。取名字就是让自己记住使命并用智慧去实现。

若问中国之使命,可曰:居中环顾,绥靖四方;道统德化,引领宇航。

中医治病的理念是平衡阴阳五行,风水、命理、姓名都讲平衡阴阳五行。所以,它们都能治病。

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没有治不好的病。因为,疾病产生的同时,治病方法也同时产生。

为什么有些人的病治不好,一个原因是没有缘分找到治好病的人。另一个原因,就是福报消耗完了。所谓“福尽灾来,禄尽命终。”

所谓疾病、问题、困难,都是接引你去认识该认识的人,去做该做的事。如果,你去了,通常疾病就好了、问题就解决了、困难就战胜了。

人类所生活的天地自然,一定是比人类能量更高而不为人知的因素所造就。否则,天地自然不会如此有规律、有次序、有讲究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对天地自然怀有敬畏之心。

在人类社会里,若要评选一个有道的民族,答案一定是中华民族。因为,中华民族追求的是中庸,而中庸正是打开道门的钥匙。

有了老子对道的定位,就不会纠结人生的方向问题。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人生方向就是追寻大道,返回自然。

近400年的历史,虽是波澜壮阔,无非是要实现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整合。让东方大国打开国门接纳西方,并施以各种机缘,使中华民族迅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,以引领人类走向星际文明。

中美之争,表面上争的生存发展、科学技术、经济体制,实则争的是人类走向星际文明的代表权。

通常5-10岁的小孩,其先天意识将逐渐退去,后天意思将逐渐形成,这期间往往会有一些“转世困惑”,爱提出“我是谁?我来干什么?我要去哪里?等不约而同的问题。西方人把“转世困惑”小题大作,上升为哲学的所谓三个终极问题,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答案。在中国人看来,一个“道”字就能解决全部问题。

术是修己安人的装备,生命提升的阶梯,高维匹配的共震。

全世界大概有80亿人,绝大多数生活在神、佛、上帝的信仰中,唯有中华民族生活在创造这些神、佛、上帝的“道”中。

一个民族的形而上,决定了这个民族的责任担当,思想境界,精神归属。

中华民族敬的是天、信的是道、讲的是理、重的是情、怀的是仁、行的是义、守的是孝、贵的是和。

当你了解中华文化,再看其它文化时,就有一种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的感觉。你说,人类社会不由中华民族引领,谁来引领。

研究易学就是乘上了“以术载道,以道御术”的修行直通车。

古人发现,德跟道比较亲密,凡是得道之士,都是有德之人。

“共”与“公”同音,这是4500年前仓颉造字时,就给我们设计好了的。这可不是巧合,它是天下一家,人类一体的自然安排。

有德之人的言行是追求无过之,无不及,恰到好处,合情合理。

怎样修“中”给大家推荐6个同音字:重众 种忠 钟终。首先你要重视中,重视众人之中;然后,你要种下中的种子,并忠实于中;最后,你要象钟声一样传播中,直到永远。

作为中国人,“中”是一生的修行,一生的追求。

有德之人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和谐、和平。

中国人追求“和”,也希望全人类追求“和”。

需要说明的是,“和”并不意为着软弱和没有原则,“和”的手段是“中”,“中”并不意为两头讨好,符合“中”的极端,也是为了“和”。

“中”的立足点是“公”,只要站在“公”的立场上,该杀人就要杀人,该放火就要放火,极端也是中庸,因为中庸的根本是合理。杀掉敌人就是拯救同胞,救民于水火。

有德的人应该追求“公、中、和”,怎么追求,曾仕强教授的方法是:“人人凭良心、时时立公心、自己先力行。”

算命占卦是与高能量沟通,无事不登三宝殿。

中华民族拥有天地之大道,又有“百家争鸣”之智慧,故数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。

佛家文化殿堂,大致是以“苦集灭道”为信众接引、“缘起性空”为门禁钥匙、“明心见性”为登堂入室。

如何以器入道?一句话: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。

“道、德、法、术、器”就是易学者的修行路径。

万事万物在时空,秉诚而感神可通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3年10月31日

渝ICP备2023008520号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3748号